作者: 焦同帥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5-06-10 09:22
在九曲黃河奔涌的臂彎里,鄄城縣舊城鎮葵堌堆村正譜寫著生態與發展共生的動人篇章。這座坐落于黃河大堤“綠色長廊”深處的村落,通過對生態資源的深度挖掘與創新轉化,將曾經的發展瓶頸化作綠色發展的階梯,打造出遠近聞名的“河畔莊園”,為鄉村生態振興提供了鮮活樣本。
天賜沃土 沉淀千年生態基因
蜿蜒如龍的黃河大堤不僅是守護村莊的天然屏障,更賦予了葵堌堆村獨特的生態稟賦。堤岸兩側,法桐、白蠟等樹木與繽紛花草相映成趣,勾勒出三季有花、四季常青的生態畫卷。長期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,使這里完整保留了傳統農耕智慧。
村民們傳承千年的積肥技藝將人畜糞便、草木灰、廚余殘渣與小麥秸稈巧妙轉化為天然有機肥。每逢盛夏,秸稈積肥成為家家戶戶的農事,肥量多少直接關系秋收豐歉。河道清淤時,河底淤泥與雜草混合發酵,更成為滋養土地的“黃金配方”。黃河周期性泛濫帶來的泥沙淤積如同大自然的饋贈,持續增厚土壤肥力,為這片土地注入生生不息的生態活力。
文旅破局 激活沉睡生態價值
曾經的葵堌堆村因交通不便、產業單一而面臨發展困境。2015年,隨著齊桓公葵丘會盟遺址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,這座古老的村落迎來轉機。依托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與深厚歷史底蘊,葵堌堆村成功爭取省級旅游扶貧專項資金,開啟生態文旅轉型之路。
1100余畝土地流轉整合,6個旅游采摘園相繼建成,15萬余株果樹茁壯成長,配套建設的多功能展廳、溫室大棚,使這里一躍成為鄄城縣規模最大的采摘基地。“葵丘”系列農產品品牌的成功注冊,更讓“河畔莊園”聲名遠播,吸引八方游客。
循環創變 繪就生態發展新圖景
誰能想到,如今生機勃勃的“河畔莊園”,前身竟是40畝荒蕪的鹽堿地。返鄉創業者石世旗獨具慧眼,將這片廢棄土地變為生態創新試驗田。他依據土地特性科學規劃:墑情優良的地塊種植糧食,條件稍差的區域培育果樹,難以耕種的地塊改建為釀酒坊、養豬場,低洼積水處則改造為魚塘。
在運營過程中,一套精妙的生態循環系統逐漸形成:自產糧食用于養魚、釀酒,酒糟加工成畜禽飼料,畜禽糞便經處理后還田,形成零污染、零排放的閉環產業鏈。得益于這套系統,莊園內農作物不使用化肥農藥,養殖畜禽拒絕商業飼料,“河畔莊園”酒憑借天然純正的品質,成為市場新寵。
如今的“河畔莊園”既是生態農業示范基地,也是鄉村文旅熱門打卡地。在這里,傳統農耕智慧與現代生態科技完美融合,歷史文化底蘊與綠色發展理念交相輝映,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生動實踐,也為更多鄉村探索生態振興之路點亮了一盞明燈。
通訊員 陳廣存 記者 焦同帥